“學”字當頭:步履不停,以知識鍛造匠心
1993年,二十出頭的孟飛走進十九冶四公司測量培訓班,從此與工程建設結下不解之緣。測量是工程的眼睛,差之毫厘,謬以千里。他知道,自己沒有傲人的學歷,唯有以勤補拙、以學促干。白天跟著老師傅扛儀器、跑現場,晚上抱著專業書籍啃讀至深夜,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數據、公式和心得。
他的人生軌跡,始終與“學習”二字緊密相連。2005年,已工作十余年的他深感知識儲備亟待更新,毅然報讀武漢電視廣播大學行政管理專業,用兩年時間系統提升管理理論。2012年,已是測量高級能手的他,再次走進中冶集團測量高級技師培訓班,與同行切磋,向專家求教,精進技藝。
“學習不是一時之事,而是一生之志。”這是孟飛常對徒弟說的話。他利用一切業余時間自我充電,先后考取二級建造師、一級消防工程師、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證書,同時持有施工員、質量員、材料員、安全員C證(建安和交安)等多個崗位證書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復合型多面手”。
弦歌不輟,學無止境。有人說:“老孟,你都這歲數了,還這么拼?”他笑著回答:“公司業務在擴展,技術也在更新,不學就要掉隊。黨員嘛,就得帶頭學。”
“干”字為先:扎根一線,用實干詮釋擔當
“干工程,來不得半點虛的。問題在一線發現,辦法在一線產生,成績在一線干出。”這是孟飛堅守了三十年的信條。
他的職業生涯從測量員起步。二十年測量員生涯,練就了他的“火眼金睛”和“鐵腳板”。南方的酷暑、北方的寒冬,他扛著儀器跋涉在一個個工地,每一個數據都精益求精,為后續施工打下堅實基礎。2003年后,他開始接觸質檢、施工等多個崗位,無論角色如何轉換,“干”字始終是唯一準則。
2014年,孟飛迎來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,開始擔任項目負責人。在廣西防城港項目部任土建負責人時,他牽頭攻克沿海地區地基處理難題;在沈陽管廊項目部任工程部長時,他深入地下20米的施工一線,協調解決錯綜復雜的管線遷改問題;在孝感項目部、武鋼雨污分流項目任項目副經理時,他狠抓進度、嚴控質量,工程獲評優質項目;在凱盛賓館項目部任工程部部長時,面對裝飾裝修施工工藝復雜難題,他在無數寒夜里奮戰在施工現場一線,督促施工隊伍嚴格按照室內設計裝修方案施工,終獲業主好評。
2021年11月,他調至華北(雄安)公司,擔任石家莊市長安區代建項目施工副經理。該項目是區域重點工程和“解遺”項目,總建筑面積達78.41萬平方米,包含談固第二社區、翡翠家園、佳地佳座、和平路社區四個子項,社會關注度高,施工組織難度大。他猶如一名“救火隊長”,終日穿梭于四個子項之間,檢查、督促、指導。
“孟總的辦公室就在工地上。”同事們說。面對施工場地狹窄的難題,他科學規劃,見縫插針安排材料堆放與工序銜接,硬是在螺螄殼里做成了道場。2023年,和平路社區“解遺”項目攻堅戰打響。這個爛尾長達12年的項目,牽動著數百戶業主的心。工期緊、任務重、歷史遺留問題復雜,孟飛帶頭立下軍令狀:“堅決扛起保交房大旗!”那段時間,他吃住在工地,晝夜調度,破解了一個個堵點、難點。最終,和平路社區項目順利完成“10.31”正式交房節點目標。當業主們拿到期盼已久的鑰匙時,許多人熱淚盈眶。這一年,項目部連續收到三封業主感謝信和多面錦旗。居民王大爺握著孟飛的手說:“等了這么多年,終于住上了新房。你們是實實在在為我們老百姓干事的人!”
“實”字為要:攻堅克難,以實效贏得贊譽
“實”是孟飛的工作底色,更是他為人處世的準則。他追求實實在在的進度、實實在在的質量、實實在在的效益。
立足崗位,不負使命。2024年,石家莊環保管控政策收緊,全年影響施工超過130天,導致人工、機械、管理各項成本大幅攀升。嚴峻挑戰面前,孟飛沒有怨天尤人,而是積極尋求“實”的解決方案。他一方面嚴格落實環保措施,加裝噴淋、霧炮,采取灑水降塵、遮蓋防護,使用濕式作業,確保文明施工達標;另一方面,主動與建設方、政府主管部門溝通協調,據理力爭,成功為項目爭取到施工“白名單”名額,放寬了作業時間段,為工程進度贏得了寶貴的施工窗口。
同時,他組織團隊精細核算因環保管控增加的各項成本,準備詳實的佐證材料,在公司支持下,與項目業主進行了多輪艱苦談判,最終成功爭取到792萬元的環保管控費用補償,并簽訂補充協議,極大緩解了項目成本壓力,維護了企業利益。在他的實干下,項目不僅進度未受大的影響,還在2024年6月榮獲“石家莊市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”稱號。從2022年到2024年,他和團隊在兩年多時間里累計完成產值16.4億元,交出了一份扎實的成績單。2025年年初,“中國十九冶2024年度先進工作者”的表彰下達,正是對他多年來默默耕耘和卓越貢獻的高度認可。
“嚴”字托底:黨員本色,以作風引領團隊
“我是黨員,必須沖在前面。”2005年入黨以來,孟飛始終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。他歷任黨小組組長、支部紀律委員、支部組織委員,無論職務如何變化,嚴守紀律、嚴守規矩、嚴守底線的“嚴”字始終托底。
在工作中,他嚴于律己,也嚴管所轄。安全、質量是工程建設的生命線,更是不可逾越的紅線。他每天雷打不動巡查現場,對任何細微隱患都毫不留情,立即督促整改。“在工程質量和安全上,沒有‘差不多’,必須百分之百。”這是他反復強調的話。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“嚴”,確保了項目自開工以來安全生產零事故,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100%。
在生活中,他作風樸實,廉潔自律。項目分包隊、材料供應商想請他“坐一坐”“聊一聊”,都被他婉言謝絕。“清清白白做事,堂堂正正做人”是他的座右銘。他的“嚴”并非不近人情,而是對事業、對同事的另一種負責。他全年無休,2024年春節再次放棄與家人團聚,堅守工地,與工友們一起過年。他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“以廠為家”。
初心如磐,信仰如炬。細心的人常能看見,他的胸前始終端正佩戴著一枚鮮紅的黨徽,那不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征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他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,于細微處謹言慎行,于點滴間以身作則,帶頭傳播黨的聲音,宣傳黨的政策,將上級的指示精神化為扎實工作的生動實踐。
“教”字育人:春風化雨,以誠心傳承薪火
在十九冶辛勤工作的33年里,作為一名老黨員、老師傅,孟飛毫無保留地“傳幫帶”。他為徒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,現場手把手傳授施工管理技能,甚至在思想進步上給予引導,幫助徒弟制定職業發展規劃。
“在日常工作中,他始終保持親和友善的態度,對待工作嚴謹認真,具備極為扎實且精湛的專業工作能力。”在2024年入職的小田心中,師傅孟飛“專業精湛、作風嚴謹、待人親和,是人生的榜樣”。
憑借出眾的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,孟飛在同事中贏得了深厚的信任與敬重。他始終傾囊相授,將數十載積累的經驗與智慧無私傳授給部門的年輕同事,帶領他們精準執行每一項施工計劃,有力推動項目實現預期目標。他所帶領的團隊不僅屢獲榮譽,更持續為公司培育了骨干力量,為團隊成長與事業發展作出了扎實而重要的貢獻。2024年度,在中國十九冶組織開展的為期三個月的“搶市場、拼現場—向建國75周年獻禮”主題勞動競賽中,他帶領項目部打贏了75天突圍戰,最終榮獲“保營收”一等獎。
從1994年到2024年,三十年間,孟飛榮獲公司先進個人、標兵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近20次。每一本證書、每一座獎杯,都是對他“學”字當頭、“干”字為先、“實”字為要、“嚴”字托底、“教”字育人精神的最好見證。
底色依舊,追求不變。如今,在石家莊的建設工地上,55歲的孟飛依然步履匆匆,目光如炬。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痕跡,卻不曾磨滅他奮斗的激情。他以三十年的堅守與奉獻,生動詮釋了一名普通勞動者對事業的無限熱愛,一名共產黨員對初心使命的執著踐行。
征程萬里風正勁,重任千鈞再出發。孟飛的故事,是關于奮斗、關于學習、關于實干、關于奉獻的故事,千千萬萬中國建設者的縮影,他們平凡如沙石,卻匯聚成時代最堅固的基石;他們普通如浪花,卻融匯成時代最澎湃的浪潮!